“公安机关对我们企业无事不扰、难时出手、主动服务,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4月25日,在西安市公安局第一季度“进建商”会议上,西部超导公司高级行政经理穆磊说。
西安市公安局深刻把握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要求,创新推出“五共治三排查一管理”预防警务机制(简称“531”警务机制)。“五共治”即聚焦公安与社区、村、学校、医院、企业的协同治理;“三排查”即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整治、违法犯罪线索处置;“一管理”则重点服务特定对象,全方位织密社会治理网络。
西安市公安局紧扣“统筹发展与安全”主线,将风险防控、社会治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强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共治警务理念,在“警社共治”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警企(园)共治”长效机制,通过警企服务联动、防范联抓、问题联解、资源共享、平安共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与城市营商环境。数据显示,自去年“531”警务机制推行以来,西安市公安机关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08万件,收到锦旗、感谢信5500余面(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推动警企共治,筑牢前沿阵地
西安市公安局以有共治办公场所、有工作专班、有工作计划、有机制支撑、有工作保障“五个有”标准,在治安保卫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备至少1名民警与1名辅警,构建“民警+企业保卫力量”协作模式,并完善风险隐患共排共解、特定对象共管、突发事件共处等6项长效机制。目前,全市已建成企业警务室(警企共治办公室)180个、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06个,拓展暖心警务会客厅18个,夯实共建共治基础。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保卫部部长缪世勇分享:“过去,员工常因轻信电信网络诈骗蒙受损失。自泾渭园派出所联合设立暖心警务会客厅后,民警每月开展普法、反诈宣传,员工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会客厅也成为警企沟通的桥梁,助力企业及时发现并填补安全与管理漏洞。”
推行便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派出所太给力了,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工作时间不便请假、下班无法办证的难题。”陕西银翔金元车业有限公司员工小张在收到建章路派出所民警上门送达的居住证时,为西安公安的暖心举措点赞。
西安市公安局通过建立“三长五个亲自抓”责任制,依托“进建商”“联访解”“警民网上心连心”等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多元沟通渠道,对涉企审批难题“一事一议”,累计解决企业群众问题近3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97%。同时,深化“一网通办、一所通办、一次办成”便民服务体系,建成134个派出所综合服务室,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升至95%。此外,市局党委班子带头联系72个重大项目,全市350个重点项目实现“项目警长”全覆盖,为高质量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西安市公安局还制定《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定期会见企业负责人共商共治营商环境实施办法》,推出21条便民利企创新举措。一年多来,清理涉企“挂案”212起,侦办侵企刑事案件768件,挽回经济损失85.5亿余元,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排查管理,降低风险隐患
针对“三电”、油气、金融等关乎城市公共安全的重点企业,西安市公安局不定期开展“三排查”工作,组织安防培训200余场次,推动300余家企业完善“三防”措施;对特定关注对象落实精细化服务管理,做到早发现、早介入,防止矛盾激化。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32起,整改安全隐患41037处,处置违法犯罪线索1800条。
西咸新区分局创新建立“三圈”护稳定机制:内层发动企业内保力量,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中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安全宣传与服务指导;外层由派出所联合交管部门强化巡逻防范与交通疏导,全方位保障企业及周边安全。“‘三圈’机制筑牢了企业安全防线,企业安心、员工放心,派出所主防效能也大幅提升。”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基层基础大队副大队长张东龙表示。
“531”警务机制运行以来,西安市累计排查处置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31.2万条,整改安全隐患21.6万处,打击违法犯罪1000余起、5000余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7%,公安机关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8%,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记者 姜争民 通讯员 樊争荣 王永岗)
编辑: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