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民警李桥三度跃入激流救起4个生命;23岁民警汪培文在上班途中抓获犯罪嫌疑人……这些事例,是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新警成长成才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党委牢固树立新警是公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理念,创新实施“扬帆行动”新警培养计划,通过科学定岗、实战淬炼、精准识别、严管厚爱,构建起青年民警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公安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精心制定培养方案
新警是公安事业的未来,科学定岗是培养新警的第一步。宝鸡市公安局精心制定“定岗+轮岗”“综合+业务”“下派+上选”三维培养模式,为新警绘制成长路线图。
2021年,宝鸡市公安局启动“定岗筑基、轮岗砺剑”计划,统一调整新警培养思路,让新警在城区高密度警情中淬炼基本功,等到具备独立办案能力后再赴山区历练。青年民警具备一定派出所工作经历后,根据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分配到刑侦大队、城区派出所等岗位。
宝鸡市公安局建立“定岗+轮岗”机制,让新警在基层墩苗历练;打造“综合+业务”轮岗模式,帮助新警全面掌握业务技能;推出“下派+上选”双向交流机制,让年轻“血液”循环流动。
“每一名新警通过在综合部门学习锻炼,再到所队实战轮岗,帮助他们成长为能适应复杂挑战的复合型警务人才。”岐山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方玮说。近三年,宝鸡市公安局共选派50名基层新警和50名机关青年民警,开展为期6个月的交流学习活动,让青年民警接受多层次多维度多岗位的锻炼,助力他们业务技能大幅提升。
锤炼过硬实战本领
如果说岗位是舞台,实战便是“试金石”。宝鸡市公安局积极打造“岗前培训铸魂、日常培训塑形、实战轮训开刃”三位一体锻造体系。
金台分局陈仓派出所的“00后”新警汪培文,入警3个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就在下班途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而他能在短时间内练就“鹰眼”本领,得益于师傅许科峰的言传身教。
2024年7月,为助力汪培文快速成长,金台分局将业务能力突出的许科峰指定为他的师傅,同驻勤、同值班、同出警、同办案、同调解。
除了师带徒,宝鸡市公安局还做强新警入警教育“第一堂课”,在30天岗前特训中,政治理论课与10公里越野交替锤炼,集中警示教育和红色教育同步推进。他们以精准滴灌提升新警能力素养,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走上讲台,讲党课、讲案例、讲战法,科所队长、业务骨干倾囊相授。
通过“所队捆绑”机制,2024年,宝鸡市公安局政治部推出订单式送教,将新警急需的无人机应用等23门课程直送一线;24小时在线的“云课堂”,让新警随时随地充电,让他们在大战大考中成为复合型人才。2024年以来,全市青年民警140余人次参与各类大案收网行动,锤炼过硬本领。
搭建新警成长平台
在宝鸡,青年民警的成长之路并非独木桥,而是一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他们以“识才寻航向,育才固船体,用才扬风帆”的理念,让每名民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我们建立‘精准画像+定向培养’的新警培育机制,已有42名青年民警入选市级政法人才库。”宝鸡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刘尊耀说。
宝鸡市公安局积极为新警搭建成长平台,充分展示个人风采:比武竞赛的擂台上,22名新警如利剑出鞘,7人斩获殊荣;重大专项行动中,12名青年尖兵以数据为刃,破迷雾、锁真凶……全市7名青年民警入选部省级专家库。
严管为纲、厚爱为纬,宝鸡市公安局建立新警日常监督管理机制,每季度开展谈心谈话,动态掌握新警思想脉搏;建造安居小屋,让外地民警“漂泊的心”有了温暖的港湾;建立履职容错机制,鼓励年轻民警有所作为……目前,全市青年民警中有13人荣立个人三等功、57人次受到嘉奖。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