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是我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今后我们一定多关心孩子,时刻提醒自己,当一名合格的家长……”4月3日,在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里,一对年轻的父母听完法官的分析指导后,当即表示今后会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近年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以少年审判改革为契机,设立少年法庭,通过构建“前端源头预防-中端惩教结合-后端治理跟进”的全流程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体系,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前端源头预防 注重防患未然
鄠邑区法院坚持以保护促预防、保护与预防联动,积极融入家校共育体系,构建“家-校-院”三方共同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新格局。
“如果遇到校园霸凌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自觉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陕西实验高级中学内,500名中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堂法治课,一连串贴近生活的问题,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这正是鄠邑区法院抓牢法治平安校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设立全省首家校园“共享法庭”、健全“六个一”法治副校长履职制度、依托开学“第一课”等方式,线上线下开展普法课堂、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等法治教育活动20余场次,有效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该院抓细家庭教育指导,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贯穿审执全流程。该院在全市率先制发首份家庭责任告知书与承诺书,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纠正父母的失职行为,适时聘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提供疏导,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抓实重点群体关爱,为涉诉留守儿童建立法治档案,建立“法官妈妈”结对帮扶制度,在“六一”等节点为留守儿童准备“法治礼物”,开展“共享家长课堂”“法治手工课”等活动,督促家长依法履行责任。
中端惩教结合 全面保障权益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中,鄠邑区法院将“寓教于审、惩教结合”贯穿始终,做到“包容宽容但绝不纵容”。
在加强专业化建设方面,鄠邑区法院挑选专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法官组建专门审判团队,选任妇联、学校等具有丰富青少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人民陪审员队伍;将心理干预机制引入诉讼流程,采用“圆桌审判模式”,缓解未成年被告人面对庭审时的恐惧、抵触情绪,以温情感化其敞开心扉、真诚悔过,提升后续帮教配合度。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鄠邑区法院始终采用宽严相济的方式。该院依法为未成年被告人指定律师出庭辩护,注重涉案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对未成年被告人实施分押分管和分案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被害人和被告人均为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双向保护,依法保障涉案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此外,鄠邑区法院还强化以案释法。该院常态化深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将具有典型意义的庭审现场搬进学校,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发挥司法导向作用,针对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加强释法明理、教育引导,依法支持受害人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坚决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后端治理跟进 实现长效保护
鄠邑区法院努力构建“法院+N”治理及帮扶模式,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新回归正轨。该院开展回访帮教,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单独建档立卷,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审前社会调查,定期进行判后回访帮教,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阴霾、悔过自新,顺利重返家庭、回归社会;加强司法建议工作,针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不断强化跟踪落实,切实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实未成年人保护“大文章”;走进社区举办“家长课堂”,邀请团委、妇联等工作人员担任“陪护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定期回访并召开缓刑人员座谈会,对接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校园。(陈杰钢 通讯员 许娜)
编辑: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