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新高地, 安扶助济要牢记。
精神脱贫是关键, 项目落实紧相连。”
……
连日来,西咸新区底张街道幸福里第一社区红心向党宣传小分队编排的快板“安老扶幼 ”演出,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关注。这是底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引导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有事你吱声我们帮到底”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红心向党宣传小分队是底张街道孵化培育的一支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在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现、培育、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和最小平安单元创建,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3月7日,底张街道办事处主任郭海红说。
近年来,底张街道全力打造多方联动、协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大力挖掘、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其中。这些社区社会组织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居委会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从维护邻里和睦友好关系的点滴小事,到关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社会组织活动已深度渗透至民生服务多方面。
红心向党宣传小分队负责人刘建军,在宣传党的政策、动员群众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群众矛盾纠纷化解。2024年,他和小分队成员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7件,落实涉案金额470万元。
把招聘会办进社区、把工作岗位送到群众身边,是底张街道最近开展“春风送岗”招聘会进社区的工作核心。“鼓起腰包帮到底”服务队也是底张街道紧贴民生孵化培育的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在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进社区招聘活动中,服务队通过走访企业、商铺、超市等场所,为居民精准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咱协会哪个老年人今天没见到,警务室和社区干部不一定知道,但我们协会成员第一时间能‘敲门’掌握。”3月5日,建章路街道和兴园社区党委书记练鹏飞说。
“敲门行动”是建章路街道和兴园社区持续抓实社区治理的有效措施,已扩展到社区20个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每个组织、每个成员都是邻里守望的“安全细胞”。
有3200多人的和兴园社区是一个老年型社区,以“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造血”思路,积极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常态化推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组织融合、阵地融合、活动融合、资源融合”,以聚焦居民实际需求办好大家“贴心事”。
远在杭州工作的杨先生每次回西安探亲,都要到和兴园社区向社区干部表达谢意。自从自己母亲加入社区柔力球协会后,让他省了不少心。之前,他一直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待在家里。社区党委知道这一情况后,迅速发动社区社会组织,通过熟人动员,杨先生母亲很快融入和兴园社区柔力球协会,大家每天一起活动、一起在社区就餐,其乐融融。
“社区社会组织是构建熟人社会的平台,居民通过社区组织活动互帮互助,有力推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西咸新区民政事务中心副主任祁红卫说,“按照中、省、市安排部署,西咸新区近年来高度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坚持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能力提升、品牌塑造4个方面入手,推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目前,西咸新区孵化培育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928家,涵盖文化体育、社区事务、生活服务、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先后打造“红心向党宣传小分队”“西户共享妈妈”“超能妈妈团”“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等品牌社区社会组织102个。丰富的社区社会组织类型,在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矛盾调处、邻里互助、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记者 董永军)
编辑: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