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高锋接待信访当事人。 刘溪 摄
“自从有了检察院的工作站,有啥法律问题就不用专门跑县城了,到镇上就能问检察干警了。”12月18日,提起商洛市丹凤县人民检察院在栾庄镇设立的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镇上的村民老郭夸赞道。
近年来,商洛市丹凤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诉求,力促案结事了人和,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检察力量。
丹凤县检察院深化检察“双进”工作,在县综治服务中心和12个镇(街道)设立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把12309检察服务延伸到综治服务中心,把检调对接联系站点融入综治服务中心,主动将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社会大调解格局,持续深化信访源头治理,打通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检察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释法说理600余人次。该院依托村综治服务中心和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通过走访调查、释法说理、公开宣告、法治宣传等方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纠纷就地化解,化解邻里矛盾纠纷67件。
丹凤县检察院高质效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一体综合履职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该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十三条意见”,在企业建立“一企一检察官”联系机制,发放《企业建设运营法律风险提示》,办理涉企刑事案件8件,涉及金额430.4万元。该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方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案件3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深入推进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办理支持务工人员起诉案件41件,帮助追回被拖欠薪资45万余元,传递法治温暖;深入开展服务“三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秦岭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2件,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依托“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办理社会化格局,丹凤县检察院把检察建议作为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将检察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县委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中。该院通过“检察建议+报告”的办案模式,以法律监督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向县委、人大等报告工作,当好“法治参谋”;聚焦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未成年人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选取具有普遍性、行业性的深层次问题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3件,采纳率100%,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长效机制20余项,把法律监督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丹凤县检察院与县法院、工会、妇联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犯罪源头预防和矛盾化解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实施办法》等,不断完善群众信访诉求多元化解机制,设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岗”,加大对未成年人、困难妇女、残疾人等刑事被害人的司法保护。该院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落实未成年人综合履职16次,制发“督促监护令”8件,开展法律援助、社会调查、心理疏导、亲情会见等65人次;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等法治进校园活动32场次,参与师生达2万余人;严格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妥善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71件,均做到结果答复100%;落实包案化解,院领导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31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参加案件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郑道强 张俊 记者 李煜)
编辑: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