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法理情” 为民解心结——铜川市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时间:2024-12-20 16:15:4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讲好“法理情” 为民解心结——铜川市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雷声村实行的“双积分制”,是铜川市推进平安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37f7e5242e5eb0c65f369612f1db6c72.png

十二月二日,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干警在耀州区关庄镇关庄法庭门口开展平安建设宣传(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在宜君县五里镇雷声村宜馨超市,商品琳琅满目、摆放有序。墙上挂着宣传牌,超市积分兑换流程、积分评分标准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对村民参与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行为赋予一定分值,将这些分值作为参与超市物品兑换、村集体经济差异化分红的凭证,激发了大家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12月9日,雷声村党支部书记田磊告诉记者,通过实行“双积分制”,“人人都是调解员和平安志愿者”的理念在雷声村深入人心。

雷声村实行的“双积分制”,是铜川市推进平安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找准矛盾纠纷“最优解”

“感谢派出所民警。在你们耐心的调解下,对方终于同意结清拖了我两年的欠款。”11月27日,印台区红土镇北神沟村村民王莉莉握着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红土派出所民警的手说。

怎样讲好“法理情”,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让群众满意?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紧紧围绕“党委领导、公安牵引、部门联防、科技支撑”工作思路,推出“分诊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公安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工作中,各镇(街道)成立联防联控办公室,由镇(街道)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整合辖区司法、信访、民政、交警等职能部门及村委会形成工作联动,有效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堵点难题,提升警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切实转型。

今年以来,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已利用“分诊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6起。

耀州区人民检察院将“和合”文化融入检察工作,通过打造“检心和合”调解室,形成“检察+调解”司法合力,以大调解格局助推矛盾纠纷化解。

“我们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担任‘检心和合’调解室调解员,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从情理和法理角度分析梳理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耀州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葛建华说,“对简单纠纷现场发现现场调解,对复杂纠纷尽力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全链条处置。”

今年以来,铜川市积极推进“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营造浓厚平安建设氛围

“邻里之间如果有矛盾纠纷,千万不要冲动,要学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也可以到村上、社区找调解委员会,或者到司法所、法庭寻求帮助……”在耀州区人民法院开展的平安建设暨送法下乡集中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向群众普法。

10月中旬以来,耀州区人民法院法官干警持续奔赴辖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全方位开展巩固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在集中宣传活动中,法官干警通过发放平安建设资料、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等方式进行宣传,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认真记录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耀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占军说。

今年以来,王益区坚持把平安建设宣传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通过织密服务群众“民心网”,依托全区356个全科网格,以党支部进网格、党小组进楼栋、党员中心户亮身份为抓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问题;把集党建宣传、关心关爱、服务群众三位一体的6个“红色驿站”、6个“红色物业”打造为平安王益宣传的新名片,以群众能够感知、乐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宣传平安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截至10月底,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王益区综治中心主任杨平告诉记者。

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您好,我是铜川市七一路派出所民警柳志孝,这是我的AI助理,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前不久,王益区玉华小区居民李蕊更新居住证时,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进入民警联系界面发现了一个与民警沟通的新渠道。

“社区民警AI数字名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24小时‘面对面’接收群众咨询、投诉信息,全面畅通警民沟通交流渠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办成事。”柳志孝说。

“这是我们装在口袋里的‘法律顾问’,可以解决不少问题。”说起“平安铜川”小程序,家住印台区城关街道北街社区的王秀敏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我就听说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咨询问题。当时,我试着帮邻居留了言,谁知没一会儿就收到了回复。”

原来,一向热心助人的王秀敏听邻居说她家孩子被别人养的狗咬伤了,不知道能否获得赔偿,就帮邻居在“平安铜川”上咨询。很快,他们得到来自检察官的回复:“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在动物侵害他人后,对于被侵权人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等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通过“平安铜川”小程序,社区能够第一时间收集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信息,并快速推动问题解决。

“当下的铜川,社会治安更好了。铜川市连续4年荣获全省‘平安市’称号,被授予‘平安银鼎’,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9.26%,位居全省前列。”铜川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郭军龙说。(记者 屈荔鹏 通讯员 李雨蔚)

编辑:刘少华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