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淳化县妥善化解了一起因房屋受损引发的矛盾纠纷。今年4月,因淳化县某水务公司供水管道破裂,造成淳化县某社区居民赵某的房屋地下水管破裂漏水,房屋受损,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问题,赵某多次反映要求解决赔偿问题。
了解情况后,淳化县第一时间搭建平台,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县委书记牵头,分管信访工作的县委政法委书记为专班组长;多方联动,由责任单位某水务公司牵头负责,住建局、城关街道、信访接待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该信访事项的调查处理等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今年以来,淳化县坚持把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作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有效抓手,强化源头预防,注重“一站受理”,坚持分类分流,突出多元解决,做到依法推进,形成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矛盾联调体系。今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2%,民事新收案件同比下降5.18%。
突出前端预防。着眼农村矛盾易发多发治理难题,淳化县坚持抓早抓小、源头预防,推行“十户联治”建微网、“五步联调”止纷争,让“中心户长—网格员—网格长—镇政法工作专班”齐发力。中心户长“入户访”,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情况,找准症结,用心说、随手调;如果当事人情绪激动,发动“邻里调”,融情于理、言行教化、道德感化,逐步化解争议;遇到复杂矛盾纠纷,开展“村贤说”,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道德底线等多角度分析劝导,促成双方握手言和;涉及复杂矛盾纠纷,导至镇级政法工作专班,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化解,或导入法庭诉前调解、立案依法审理;坚持在网格内开展“事后评”,帮助群众事心双解,同时警示众人。淳化县通过“五步法”,分类分步、综合施策,推动70%的矛盾纠纷源头调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压实中端化解。淳化县搭建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受理办理平台,发挥好政法工作专班、信访联席专班作用,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淳化县建好用好镇级矛盾调解中心,坚持民事治理服务“统一受理”,强化干部导引、落实首问负责、实施分流处置。遇到债务劳资、安全事故、婚姻家庭等复杂纠纷,政法委员组织专班人员和星级人民调解员,坚持人民调解优先、司法调解托底,加强源头治理、警调对接,多轮调解,定分止争。对于复杂行政维权信访案件,镇信访联席专班牵头,协调行政站(所)力量现场说事、释疑解困,稳妥化解群众维权纠纷,让“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真正成为30%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加强后端协作。淳化县进一步整合综治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诉前调解中心、个人调解工作室等平台资源和调解力量,推行联合接访化解机制,建立信访、调解、仲裁、法律服务等多元素参与的集成调解体系,推动信访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对于复杂案件,县信联办坚持精准核查、专题会诊、分类分流、转送交办,实施三轮三级办理,若有未化解的信访案件积极导入司法诉讼程序裁判,依法终结复杂案件。
注重全端提效。聚焦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环节法治化,淳化县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简明优化程序、规范办理行为,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效能。该县梳理并建立了各职能部门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任务清单,强化民生政策落实机制;制定总体意见、县镇村三级规范指引和平台运行、转办交办、统计考核等制度规范,形成了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信访服务体系;印发《领导干部信访工作法治化责任清单》,按照信访“路线图”严肃引导、严格执行。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良法善治更能提高信访质效。淳化县连续5年荣获省级“平安县”,“平安铜鼎”已升级为“平安银鼎”,形成了平安祥和、有序信访的社会生态。(通讯员 刘天华 记者 郭朝霞)
编辑: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