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卫士——铜川市检察机关助力生态环境治理

时间:2024-12-11 16:52:4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卫士——铜川市检察机关助力生态环境治理

近年来,铜川市检察机关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检察履职的突出位置,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专项监督活动为着力点,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检察卫士。

db3bbcc37a2212cc3bfdca07a48512df.jpeg

宜君县人民检察院为督促当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工作,在该县太安镇艾蒿洼村的千年古树下召开听证会(资料照片)。

“以前矿山环境差,尘土飞扬,如今环境美了,河道里竟飞起了朱鹮!”11月25日,在铜川市耀州区陈家山煤矿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矿工张玉发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来到矿区,眼前的变化让他不禁感慨。

近年来,铜川市检察机关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检察履职的突出位置,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专项监督活动为着力点,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检察卫士。截至目前,铜川市检察机关共审结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7件,办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4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36件,先后有5件案件入选陕西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千年古树下的听证会

在宜君县太安镇艾蒿洼村一面山坡上,一棵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娑罗树静静伫立。

7月12日,宜君县人民检察院为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工作,在千年古树下召开听证会。

“今年5月,我们通过志愿者反映,得知娑罗树的保护存在问题后,立即调查取证,发现古树存在枯枝、虫洞,树根部分裸露在外。我们邀请专家对古树现场‘会诊’,确定古树存在蛀干害虫危害及真菌感染。”宜君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李娟为大家讲述了线索来源、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情况,并宣读了专家实地评估后出具的《关于娑罗古树保护现状及评估意见》。

铜川市检察机关还公开向当地有关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当地有关部门诚恳接受建议,积极履行管理保护职责,努力克服古树保护中存在的困难。专家“会诊开方”后,技术人员立即对古树开展病虫害防治、枯枝修剪、覆土等养护工作。

旁听听证会的艾蒿洼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娃说:“这棵古树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寄托着家乡情怀。看着古树被保护得越来越好,我们很欣慰。”

宜君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爱妮说:“古树保护举措实施后,我们多次回访娑罗古树,欣喜地看到古树生长状况良好,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我们将持续发挥好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效能,协同各职能部门合力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河湖水长清

石川河是黄河二级支流、渭河一级支流,漆水河就处于石川河的源头区。过去,沿线污水经常排放到漆水河中。由于弯道繁多,流向不定,漆水河治理难度大。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的漆水河河水清澈见底,偶见白鹭在水中嬉戏。

然而,治理水污染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常抓不懈。2023年2月,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台区河长制办公室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凝聚保护合力;5月,印台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活动,持续深化检察监督。与此同时,印台区人民检察院还联合水务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巡河巡湖工作,并就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经过听证,检察机关依法向当地有关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书,并在收到回复后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漆水河等河湖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落实。

让漆水河水长清,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也是水系统治理的关键所在。

铜川市两级检察机关在全市开展专项活动,通过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管理、维护,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提高群众满意度。

“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以来,城市污水管网改造提速,成效显著。现在漆水河的水变清了,水量也比以前大了。”11月25日,王益区翠溪社区居民许远杰说。

用法治“力度”回应民生关切

去年3月,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检察院新区检察室(以下简称“新区检察室”)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专项活动中发现,铜川市新区坡头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部分果农将大量反光膜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

反光膜具有改善光照条件、调节土壤温度等作用,但长时间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与肥力,导致农作物减产,其中的塑化剂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释放到土壤中,对农作物造成污染。

新区检察室于2023年4月18日立案,随即全面摸排全区随意丢弃农用反光膜情况,查明案件事实。2023年4月24日,新区检察室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反光膜回收利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防止污染环境,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组织人员开展整治督导,投入人力近2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集中培训反光膜使用主体80余个。

“新区检察室还多次组织座谈协商,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农用反光膜回收利用体系,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新区检察室二科科长荣川豆说。铜川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陕西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建立健全废旧反光膜收储运体系,引进3台新型残膜捡拾机械,提高残膜回收处置能力。截至今年5月,全市农膜回收率90%以上。(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张欢欢)

编辑:刘少华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