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时时处处,解民之所忧——记“平安中国建设之陕西实践”调研采访宣传榆林行活动

时间:2024-12-09 15:16:49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点滴滴、时时处处,解民之所忧——记“平安中国建设之陕西实践”调研采访宣传榆林行活动

12月4日,由陕西省委政法委组织的“平安中国建设之陕西实践”调研采访宣传活动来到榆林市,采访团先后到达绥德县郝家桥人民法庭、绥德县人民检察院、绥德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地,深入了解与挖掘陕西省平安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

绥德县郝家桥人民法庭1366”诉源治理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人民法庭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4年1-11月,辖区三个镇新收民事案件197件,同比下降8.3%;诉前调解案件129件,同比增长11.6%;诉源治理案件86件,同比增长16%。

郝家桥人民法庭“1366”诉源治理工作法,即依托一个平台,推动“三端”发力,筑牢“六道防线”、强化“六层调解”。利用辖区各镇由党委书记、镇长、政法委员、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交警中队队长,村(社区)两委、网格员等成员组成的“纠纷隐患排查群”,主动排查矛盾风险隐患,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及时将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预防“抓前端”;

畅通“多层级”纠纷解决渠道,与镇村综治力量建立联动机制,突出“智能化”在线解纷应用,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说事堂服务平台,特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实现纠纷线上受理、分流、调解、跟踪、反馈“一站式”运行,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至诉前、诉中,从而调判结合“解中端”;

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至案件判决前后,尽力促使矛盾纠纷在末端调解结案,对部分调解不成功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将案件情况上传至“说事堂”服务平台,组建工作专班,结合实际情况,以情感安抚、心理疏导等方式力争将风险化解或降至最低,真正做到将矛盾纠纷在末端实质化解,以此,实质解纷“治末端”。

绥德县人民检察院精心打造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2021年绥德县人民检察院精心打造了绥德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一方面,面向全县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模拟法庭”活动,同时,也面向全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法治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绥德县人民检察院已接待120余次1万余名学生参观学习。

绥德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整合社会、司法机关、学校、家庭等法治教育资源,建立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的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结合司法实践,从法学、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自我防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法治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联合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单位和组织,对青少年联合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信息共建,资源共享,最大化发挥法治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合力。

平安,是亿万民生福祉所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从每一个点滴着手,“想民生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平安中国建设的陕西实践,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要求,把安全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让老百姓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闫如钰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